HIS STORY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武汉初级中学韩敏
【学科知识综述】
春秋战国,是“革新的时代”(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战国,是“一个无比复杂而又无比新鲜的时代”(卜宪群《中国通史》)。一方面,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惨烈;另一方面,华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已经牢不可破,战乱中的民众渴盼着重新统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思想的开放,整个中国酝酿出一个千年不遇的百家争鸣时代,中国由此将进入一个由大分裂转向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课标要求和教科书解读】
1、课标要求:
(1)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史料实证使学生认识改革是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根本原因。
(2)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通过长平之战了解战国时期兼并战的特点,知道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3)通过都江堰工程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感受兴修水利工程由古至今对农业发展的推动。
2、教科书解读: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上新教材第二单元的第四个学习点。从新教材的编排结构来看,本单元共有五个学习点,合起来讲述夏、商和周(西周、东周)的历史发展。其中后三个学习点((《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的内容合起来讲述东周政局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故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只讲述东周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通过讲述战国七雄的形成,突出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通过介绍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的内容,呈现战国时期社会出现的变化。由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为商鞅变法和长平之战;本课的教学难点,可定为知商鞅变法,晓列国变法;知长平之战,晓战国战争,用“以微知著”的思路,展开“知秦国崛起,晓战国变化”的教学。
【学情、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多数兴趣爱好广泛,自主意识比较强烈。不过,知识累积相对薄弱,同时缺少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的引导。针对教材里介绍的历史人物如:商鞅、李冰,他们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影响;对都江堰的结构、功用等问题的认识就明显不足了!所以有必要在讲述本课时,增强对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补充和讲解,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时空观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教学设计:
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1、从课题入手,紧扣变化导入:
年代尺:呈现东周两段春秋到战国的起止时间点。
地图:呈现春秋到战国形势变化的地图。
课题:呈现《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生:回忆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特点——“动荡”
2、从战国“七雄”形成入手,紧扣秦国讲述:
地图:呈现七雄形成的简单过程
生:概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史实,以及七国的方位
3、从落后的秦国入手,紧扣秦国的变化开始:
地图:呈现战国初期的地图
史料:呈现秦国在战国初期的基本概况
生:(提取信息)战国初期: 秦国地理位置偏西,是个落后的小国。
(设疑):历经战国二百多年,秦国是如何完成统一六国这样的惊天大逆转的呢?
1、年代尺导入:
培养学生
时空观念
2、紧抓春秋战国
两段历史时期的
特点导入
以
微
知
著
——知
秦国崛起
晓
战国变化
一、秦国崛起——之变法篇(教学重点)
1、商鞅变法的背景:
年代尺、图文材料:呈现秦孝公的愿望
年代尺、图片材料:补充列国变法,突出魏国变法强大威胁秦国的史实。
提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生:富国强兵,求生存
2、商鞅变法的内容:(教学难点)
生:朗读,商鞅变法主要内容(表格)
图、文材料:以奖励军功为突破口,讲述变法内容
提问:奖励军功究竟改变了什么?
生:得出 变 爵位世袭为 爵位授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设疑):战国时期列国变法,(变爵位意味)要变什么?
生:变 世袭制、分封制 为 中央集权制
变 土地国有制 为 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3、商鞅变法的影响:
图史互证:呈现变法使秦国的强大的史实,体现变法政策的延续
生: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秦国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二、秦国崛起——之战争篇(教学重点)
1、长平之战的特点:
年代尺:简介秦昭襄王
地图、图文材料:呈现长平之战的特点
生: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兵力多
2、长平之战的作用:(教学难点)
文字材料:补充观点,呈现长平之战的作用
生:消灭赵国的基本力量,是秦灭六国的转折点
(设疑):战国时期战争的变化是什么?
文字材料:呈现战国时期的战争综述
生:兼并;从七雄并争 走向一统中国
三、秦国崛起——之水利工程篇
视频、图片资料:呈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功用
生:功用:军用、水运、防洪、灌溉等
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推动国力发展
1、图文并茂:
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提起学习的兴趣;
2、史料、地图并用:
历史地图时空的变化直观性强,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变迁;
3、图史互证;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由图知史,由史绘图的能力。
课
堂
小
结
(设疑):战国时期的社会究竟变了什么?
历经战国二百多年历史,社会发展方向出现由什么变什么的趋势?
生:战国初期就形成了“七雄并争”的局面;战国列国变法变了政治经济制度;战国的战争出现兼并战的特点;战国出现列国兴修水利工程的盛况;
战国后期,社会发展方向出现明显的统一趋势
本课件来自教研网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