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点文言语法。
在《史记·陈涉世家》里面有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这本是陈胜当年过苦逼日子时,向穷哥们许下的诺言,现在被广泛地用在毕业告别场合中,表达对友情的珍重与离别的不舍。
“相”我们一般会组词“互相”,表示“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但如果我们把“互相”套进“苟富贵,勿相忘”,翻译就会变成如果你有钱了,不要互相忘记,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不对的地方:对方有钱了,忘记你很正常(毕竟贵人多忘事嘛),但你是不会忘记他的!
于是乎,我们发现,这里的“相”,不是表示“互相”,而是理解为人称代词“我”。
事实上,古文的“相”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词,不仅表示动作涉及到的双方,译为“互相”,而且可以表示动作涉及到单方面,有一定的指代性。
那么既然“相”有代词属性,那么有哪些具体用法呢?
例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七步诗》的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是同出一根,(如今你)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
例2: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后汉书•冯鲂传》)
【这句的意思是: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
例3: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
这三个例子,“相”分别用作第一人称(也叫自称)、第二人称(也叫对称)和第三人称(也叫他称),各句的“相”都用在动词或介词之前,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
“相”的这种用法,从熟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如:拔刀相助、倒屣相迎、反戈相向、刮目相看、好言相劝等。
【课后思考】
1.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相”,表自称、对称抑或他称。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3)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4)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宋之问《送别杜审言》)
2.古诗文中,有一个词也有大家想也想不到的代词用法,那就是“见”,比如现在还使用的请人谅解时的客套话:请见谅。思考一下这里的“见”是什么代词用法?
【参考答案】
1.(1)自称(原句意思是: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2)他称(原句意思是: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看)
(3)自称(原句意思是: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
(4)对称(我身有病少交往门庭冷清,悲叹你遭贬谪万里远行。我不能到河桥饯别送你,江边树相依偎远含别情。)
2.这里的“见”是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