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水尽,寒潭清,秋风起兮木叶落。
已是深秋。南京绝美一景,便是梧桐叶落。
一片金黄的手掌般蜷曲的叶子在小雨中打着旋儿飘落,犹如电影中的镜头慢放,诗意顿起。
南京宽阔街道两旁枝丫伸展的巨大梧桐,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宋美龄喜欢梧桐,于是蒋介石就在南京种满了梧桐。因为爱妻心切,蒋介石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绕成一串美丽的宝石项链,在南京城中心璀璨。”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
有一段电影中的台词,YY过度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然后故事中间,蒋介石还关心一下下属有没有把梧桐树打理好。
其次,南京的“法国梧桐”起源于1872年,来自上海租界的法国传教士郎怀仁乘船带来了这棵树,并且亲手种植。起初它种植在南京最早的新式小学石鼓路小学,而后被移植至此。
南京广种法国梧桐,始于1920年代。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盛赞南京
“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
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而法国梧桐的本名“三球悬铃木”里“三球”和“三民主义”数字上一样,颇有象征寓意,所以孙中山就选了法国梧桐作为种植树种。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称其为“法国梧桐”。
真正大规模种植法国梧桐是在解放后,南京首任市长刘伯承对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梧桐情有独钟。
1953年,南京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南京现有法桐,只有2%是民国时种的。
另外,法国梧桐既不是真正的“梧桐树”,也不产自“法国”。
法国梧桐其实是落叶乔木,主要生长于中亚热带地区,属于悬铃木科,南京种植的主要有法国梧桐、美国梧桐以及英国梧桐。
法国梧桐本名“三球悬铃木”、美国梧桐又叫“一球悬铃木”,而英国梧桐称为“二球悬铃木”,不过现在我们一般把三种统称为法国梧桐。
因此,浪漫的故事还是不要太信实了。毕竟蒋介石就算有心,也不可能一下子种这么多梧桐。如今陪伴老南京的满街梧桐,还是一代代积累种植养护而成的。形成名片,形成一个童话世界。
附,南京观桐指南:
一下道路据说具有全南京最美的梧桐:
陵园路 、灵谷寺路 、北京西路 、瞻园路 、 长江路 、黄埔路 、中山东路 、 瑞金路 、 解放路 、 颐和路 、南理工二号路 。
来南京漫步吧,梧桐欢迎您!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