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主人公石草龙,是曾志的小孙子,他父亲石来发便是当年曾志留在井冈山的长子。
(石草龙)
1928年11月,曾志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石来发。因为是难产,曾志生产时几次昏死过去,又几次被用姜汤灌醒。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天天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怎么可能带着孩子?也为让石来发能够安全的长大,曾志只能一咬牙,忍受分离之苦,在产后26天便将石来发寄养在一位叫石礼保的副连长家。孩子被抱走的时候,曾志的眼泪就没有停下来过。
(曾志与毛主席合影)
也就是此时,局势突变,曾志接到毛主席的通知,要求立即离开井冈山,跟随部队转移,临走之时,连最后看一眼自己儿子的机会都没有。这一分别便是23年。
因为战乱,石来发在井冈山的生活并不容易,只能跟着寄养家中的老外婆,老外婆年纪大且眼睛不好,没有任何收入,只能带着石来发在井冈山上一家一户的讨饭,所以石来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石来发)
解放后,曾志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了石来发,并把他接到了身边。但是曾志已经是广州市的市委书记,于是想把石来发留在身边,让他读书,也好照顾,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愧疚。可是石来发还是选择回到了井冈山,他跟曾志说:“妈妈,我还是想回到井冈山上,因为老外婆还在,而且没有人照顾,虽然不是我的亲外婆,但是她养大了我,我不能对她不管不顾”。曾志觉得自己的儿子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很懂事,即使骨肉分离23年之久,她还是让儿子回到井冈山。
虽然对儿子有无限的亏欠,曾志一生也没有用自己的权力照顾过这一家人,她只有把自己的工资省下来,买些吃的用的给井冈山寄去。于是石来发在井冈山上做了一辈子农民,大儿子石金龙,在井冈山上做了一名工人,二儿子石草龙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做保安,孙子蔡军做了一名司机。这一家人听了奶奶的话,一辈子本本分分的在井冈山上生活着。
【扫码观看视频报道】
▍内容来源:综合南昌广播电视台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