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祛湿,一拔见效!(拔罐去湿气的穴位图)

拔罐祛湿,一拔见效!(拔罐去湿气的穴位图) 拔罐祛寒湿推荐穴位 一、大椎穴 【主治病症】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

拔罐祛湿,一拔见效!(拔罐去湿气的穴位图)

拔罐祛寒湿推荐穴位

一、大椎穴

【主治病症】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二、风门

【主治病症】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

2.项强,胸背痛。

三、膏肓俞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

2. 其它: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胸膜炎,乳腺炎,贫血。

3. 本穴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四、脾俞

【主治病症】

背痛以及脾胃疾患: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五、命门

【主治病症】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六、承山

【主治病症】

1、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自然标志取穴法腰腿痛。

2、便秘、脱肛、痔疮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七、委中

【主治病症】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

拔罐可以有效的祛湿外,

还可以同时调理下面这些疾病

1.感冒-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2.经常性感冒,气管炎-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3.肺气肿,哮喘-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4.胃肠炎-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5.胃病-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6.呃逆,胆囊炎-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7.腹痛,结肠炎-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8.便秘-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9.食管炎,泌尿感染-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0.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1.静脉曲张-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2.面神经麻痹,衰弱-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3.头痛,神经炎-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4.偏头痛,枕神经痛-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5.低热,减肥-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6.干燥,落枕-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7.肩周炎,颈椎病-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8.手碗伤,腰扭伤-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19.腰痛,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20.腰肩痛,坐骨神经痛-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21.足跟痛,踝关节扭伤-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22.四肢发冷-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23.关节炎,关节增生-拔罐穴位治疗方法

拔罐后的身体反映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红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拔罐祛湿,一拔见效!(拔罐去湿气的穴位图)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0月22日 下午7:48
Next 2024年10月23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