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父子
周辞美: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周敏峰: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华众车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晓峰: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非常父子档
说起父亲周辞美,周敏峰用了一个词语:开明的慈父;周晓峰用了两个词来形容:勤劳,有魄力。言语之间,父亲伟岸的身影仿佛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抢占汽车行业“制高点”,海外并购上演“蛇吞象”,打造宁波上市公司的“双子星座”……在宁波企业中,华翔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或许在外界看来,周家父子有那么些许神秘, 甚至有人说他们父子三人像是各忙各的事业,但这背后,却是父子三人为了同一个“华翔梦”努力打拼着。
“前卫老爸”和他的两个儿子
有人说,周辞美是中国车市里逆市而来的追随者,但撇开成功甬商这个华丽桂冠,私下里的周辞美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人家,尽管岁月苍老了他的容颜,却无法沧桑他那颗跳动的心。看着坐在对面的周辞美,我的脑海中突然显现出他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现在我的工作一点儿也不忙,具体事务都已经交给下一辈人在做,我的主要精力是帮助他们抓方向,抓决策,抓战略”。年过七旬的周辞美笑呵呵地说,“华翔的内部相对比较民主,他们不一定要服从我,我也不一定迁就他们,大家按照经济规律去经营企业,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就让时间去验证”。
认识周辞美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儿子,周敏峰和周晓峰,现在都已经40多岁了。他们从1990年起,从华翔集团的工厂底层做起。而今的他们,已经成为了父亲最得力的助手。他们各自领导着华翔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华众控股在香港上市,华翔电子在深圳上市。
“我们三个人分头管理集团不同的公司和部门,却是一个华翔大家庭。”就如同外界所传的那样,在事业上,父子三人各走各路,但是也会相互交流。要知道,这样“放权”的父亲在民企中可谓少之又少。看着眼前这位“40后”,发现他不止思想活跃,还很开明,对于父子传承甚至可以用“思想前卫”来形容。
谈话席间,周辞美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个他与小儿子有关的趣事:
记得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傍晚,他与夫人正在散步,突然接到身在上海的小儿子周晓峰打来的电话,原来那天晚上是他结婚的日子,可是当周辞美得知的时候已经赶不上儿子的喜酒了。作为父亲,此刻的他十分懊恼。可是他转念一想,要是在宁波摆酒席,光研究菜单和宾客名单就得花掉三五天,现在小儿子在上海请了一桌好友,就把婚给结了,很快解决了这些繁琐的问题。这件事乍一听是一件说不开的事,其实细细想来却是一件好事,于是他不但没生气,还觉得小儿子做得对。
在周辞美看来,很多事你理解了就是对,你不理解就不对,做人有时还是要简单一点。如此豁达的的心境,细细想来,又有几人能够拥有?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有人问,一个企二代要如何守好业?有一种说法是需要不断的创业。而在周敏峰和周晓峰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在学习父辈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一种不断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
与很多正在受着“接班”困扰的民营企业家相比,周辞美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大儿子、小儿子都是一样的,没有说要交给谁,他们对外都只有一个名字——宁波华翔。
正如周辞美所言,如果你儿子足够优秀,就算没有公司也会创造出一家公司;如果你儿子不够优秀,就算给了他公司也会变成没有公司。
显然,周家兄弟属于第一类人。
这些年,周敏峰和周晓峰都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大儿子周敏峰在宁波,掌管着华众控股,小儿子周晓峰则定居上海,运营着华翔电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大儿子在德国并购过1次,小儿子则更加“热衷”并购,先后在德国并购了5次,而且在美国也完成了1次并购。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当然,彼时的周辞美尽管没有考虑接班人问题,但对于儿子的培养,他早就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华翔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对于儿子的栽培自然不在话下。从小就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引导他们创业创新,这让周敏峰和周晓峰从小就拥有了很强的独立性。
“任何决策都不用我说,我觉得挺好。你要想成功就要努力,如果你失败了那就是没本事,凡事都要靠自己。”
纵观周家父子三人的个性,显然周辞美和他的两个儿子走的是三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那么,周辞美又是如何评价兄弟二人的呢?
“我的大儿子周敏峰‘步步为营’,注重模具开发运用,技术力量好。我的小儿子周晓峰‘处处留情’,喜欢与外国人合作,用外国人的资金、技术与品牌成长起来。”
越信任,年轻人越感责任重大;越充分放权,他们越兢兢业业。正如周辞美所说,“他们的工作很忙,我尽全力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他们的要求只有四个字‘公平公正’。 ”
兄弟齐上阵,创业响当当
显然,不同于其他民营企业的或子承父业,或内部培养,或外部搜寻,在华翔,让周辞美引以为傲的是其特殊的代际传承方式,即“联邦制”管理模式。
“联邦制”管理模式的最大一个特点便是,集团对于各子公司充分信任、大胆放手,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用周辞美的话来说:“现在华翔是父子三人共同的成果,事业上各走各路,但是也可以相互交流,是平等的关系。”
周敏峰——周家长子,和许多的创二代一样,1989年结束学业后就进入华翔,选择自我修行,先在华翔模具车间学习模具制造技术,从钳工学徒做起,一步步做到车间副主任、主任。当然,在父亲周辞美的眼中,周敏峰参与了华翔集团许多重大的时期。他不仅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敲开了华翔汽配行业的大门,还直接参与企业资本扩张、扩大经营、收购兼并等各项重大事件的决策。
周晓峰——周家二子,1996年从邮电局辞职,到华翔集团做销售工作。这个年轻人,踏着当年父亲的足迹,一次次地背着产品样本往外跑。靠着父亲给的一个项目,从零开始,第一年挣了1500万,4年挣了6000万,再到公司上市,很快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华翔,周辞美对他的两个儿子有没有特别的关照?”我们向华翔的老员工打探消息,“有关照,但不是特别关照,仅仅是给了他们一个创业的平台。”华翔的工作人员如此说道。
说起父亲周辞美,周敏峰用了一个词语:开明的慈父;周晓峰用了两个词来形容:勤劳,有魄力。言语之间,父亲伟岸的身影仿佛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但他们也坦言,作为第二代创业者,面对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肩上的担子也是沉甸甸的,要突破,就需要寻求新的增长。
“二代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坏,作为我们来说,接班问题每天都应该考虑,并且从实践中帮助他们去发展、去提升。”周辞美爽朗地说道。
管而不死,放而不乱,这是周辞美的传承智慧。接班不等于给予,更需要二代在父辈基础上继续创业、创新。要知道,周家父子三人分头管理着华翔集团不同的公司和部门,却从来都是一个华翔大家庭。
■文章来源|宁波名人
Hello,伙伴们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