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炉火纯青的“变脸”技术,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反复横跳。不过,对付狡猾的印度,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解放军代表团刚刚踏出国门,印度的强硬态度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印度外长苏杰生称不应该往中印边境部署太多军队】
中印比邻而居,两国关系现在怎么样,之后又该怎么处,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对于中国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自然希望两国能和平解决边境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向好发展。但印度的想法恰恰相反,始终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和威胁,不管边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都不愿退让。
前段时间,中印双方开展了第21轮军长级会谈,就两国边境问题进行了对话。结果会谈结束没几天,印度就想着屯兵边境,不仅要建新式兵团当指挥中心,还计划将西部边境的一万名士兵调到中印边境。不管怎么看,印度这架势都不像是想和中方好好谈的架势。
而且就在印度大肆增加中印边境军事部署的同时,印度总理莫迪也有了行动。
日前,莫迪前往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也就是我国的藏南地区,参加色拉隧道的揭幕式。该隧道将使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的行动更加便捷和迅速,所以不管是隧道的建成,还是莫迪出席揭幕仪式,都将使中印边境局势更加紧张,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向印度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但印方拒绝了中方的反对,并声称该地区属于印度。
【莫迪前往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印度方面就说过,中印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印边境问题,什么时候中印边境问题解决了,什么时候两国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由此可见,在边境问题上,印度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并不想对中国做出让步。
但是,印度方面的态度很快发生了变化。
印度外长苏杰生明确说道,不应该在中印边境部署那么多的军队,双方应该遵守之前签署的有关边境协议,边境局势紧张对中印双方没有任何好处。
苏杰生还说道,印方致力于寻求公平合理的中印边境问题解决方案。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印度的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
这或许和近段时间解放军代表团的行程有关。从3月4日开始到3月13日,解放军国际军事合作代表团接连访问了南亚三个国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尼泊尔,以深化中国同这些国家的防务合作。正是解放军代表团的这次出行,让印度感觉到了不对劲。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访华】
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尼泊尔或多或少都有了远离印度的苗头。之前,斯里兰卡无视印度多次施压,坚持让中国科考船“远望5号”停靠补给。尼泊尔前段时间则刚刚进行了内阁重组,该国亲印党派失去了对内阁的控制。至于马尔代夫,最近更是和中国打得火热,总统穆伊兹亲自访华谈合作,允许中国科考船停靠,还和中国签署了免费的军事援助协议。
可以说,中国如果和这三个国家打好交道,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将受到重创。尤其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尼泊尔位于印度北部,斯里兰卡地处印度东南,马尔代夫则在印度的南部,相当于中国对印度来了个“半包围”。这种情况下,印度自然会避开锋芒,选择缓和中印边境局势。
与此同时,在从马尔代夫撤军这件事上,印度也按时履行了承诺,完成第一批撤军工作。要知道,印度一直不愿意撤军,即使和马尔代夫签署了撤军协议,其后脚就在距离马尔代夫不到130公里的岛屿上建了一个军事基地。现在印度撤军这么麻溜,可能也和解放军代表团有关。
【中印举行边境问题磋商会议】
不过,尽管印度近期表现出缓和中印边境局势的意愿,采取了更为柔和的态度,但鉴于该国此前多次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不良记录,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印度在边境地区搞事。中方有必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监控和防御,确保能够及时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情况,维护中国主权和边境局势稳定。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印分歧,在多边和双边框架内与印度保持对话,降低双方发生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推动两国关系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当然,对话和交流并非一蹴而就,中方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希望印方也能以实际行动回应,共同努力。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