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福建卷》是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在福建省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多年编撰而成。该书入选各类民间传说1263篇,共计131万字,是迄今为止福建民间传说收录最完整、注释最完备的一本书。该书介绍了福建地区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完善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为中华民族保留珍贵鲜活的民间文化记忆。公众号陆续推出线上“民间传说”专题,向大家娓娓道来福建的民间传说。
#人物传说
客家保护神定光古佛的传说(二则)
01
“一江猪子”
在闽粤边境客家母亲河汀江上,有一段水流湍急的乱石滩;在乱石滩以下,水流却是异常平缓。为何会这样?两岸的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定光古佛的神话传说。
有一年夏天,上天连降大雨。这天,定光古佛显身,冒雨行走在汀江岸边。一路伴他同行的是汀江河中满江滚滚而下的乱石泥浆,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他走着走着,在岸旁一个山乡遇着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汉子。定光古佛上前对他一拱手,然后手指满江乱石说:“客官,我也是做生意的。你看我赶着一江的猪子,头头壮实,定能卖个好价钱吧?”中年商人一看定光古佛鹤发童颜、气宇轩昂,定非等闲之辈,但不知他为何如此问话?便习惯性地顺竿爬,说:“是呀!是呀!这一江的猪子头头壮实,定能卖出好价钱!” 定光古佛一听,立即沉下了脸,不再理会中年商人,径直前行,一江乱石泥浆也照样随着他滚滚向前。走不远,又见对面走来一位村姑。定光古佛照样走向村姑面前,手指满江乱石对她说是一群壮实的猪子。村姑一听,立即沉下脸说:“这哪是一群猪子?这么多泥浆乱石若流到我们村旁江中,我们指望江水生活就完了!”说毕流下了眼泪。定光古佛一听,立即拿起手中忽然出现的仙拂,指向江心乱石扬了扬,这堆滚滚乱石泥浆立即就停下来,不再奔流前行。
此后,这段汀江,便形成了一个水流湍急的乱石滩;而下游不远村姑所在的村庄以下,却仍是江水平缓、清波潋滟。
烧脚当柴火
一天,定光古佛显身,来到一个乡野农舍前,忽然听到里面有妇人的叹气和低声哭泣声,便寻声进到农舍内。一进屋内,但见一老妇和膝旁一小孩,正在往灶膛里塞柴点火,却一直点不着,弄得满屋熏烟。定光古佛来到她灶前,老妇一见,赶快起身让座。定光古佛问她:“老婆婆,为何叹气哭泣呀?”
老妇道出了原由:原来她丈夫早年去世,和一子一孙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前不久,她儿子上山砍柴不幸坠崖而死,抛下她一老一幼。老妇只得自己上山砍柴。由于年老力衰,所砍木柴很少,只好用还未晒干的木柴来烧煮饭菜,火无法点着,引得满屋浓烟。想起如此艰难处境,便伤心地叹气哭泣起来。
定光古佛听罢,很是同情,便说:“老婆婆,您起来,柴火我来给你烧!”不想定光古佛走到炉灶前,用火钳往炉灶内拨弄几下后,竟然把一只脚伸进了灶膛。灶膛内顿时火焰大旺,吓得老妇祖孙俩大叫,赶快前去拉他。
定光古佛轻轻推开老妇说:“不用担心!”不一会,饭就煮好了。定光古佛拔出脚来,却完好无损。惊得老妇和孙子张大嘴巴,半天缓不过气来。待回过神来一看,灶前已不见了人影。老妇一下明白了:这是神仙菩萨。立即拉着孙子走到大门外,朝天便拜。
更奇怪的是自此之后,老妇烧火做饭,不管木柴是干是湿,只要一点点放进灶膛内,便能燃起熊熊火焰,很快便把饭菜煮好。
注释
[1] 定光古佛:唐末宋初高僧,俗姓郑,名自严,同安人。十一岁时出家,在武平县南安岩(现称狮岩)隐居时得道,后在闽西、赣南、粤东一带传法。曾为当地收服山中猛虎、蛟湖恶蛟及兴修水利等,得乡民尊崇,建庵祀奉,82岁时羽化圆寂。宋朝皇帝将他住过的庵寺钦命为“定光院”,赐匾额,正式敕封他为“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成为影响深远的“定光古佛”。后来定光信仰流传到了台湾等地,成为“客家保护神”。
资料相关
讲述者:邓桂英,女,1908年9月生人,福建上杭县中都乡人。
搜集者:何志溪,男,1938年8月生,福建上杭县人,龙岩地区文化局艺术科科长。
搜集时间:1983年8月
流传地区:闽西地区
(来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福建卷》)
-END-
更多艺术信息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