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军衔等级全解:其中有一军衔,世界独一份!(国民党军衔)

民国时期的军衔等级全解:其中有一军衔,世界独一份!(国民党军衔) 在抗日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将,上将,甚至有时还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军衔:中将加上将衔,那么这到底是中将还是上将呢? 其实是准上将,也就还

民国时期的军衔等级全解:其中有一军衔,世界独一份!(国民党军衔)

在抗日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将,上将,甚至有时还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军衔:中将加上将衔,那么这到底是中将还是上将呢?

其实是准上将,也就还是中奖,中将加上将衔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一阶军衔,全称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而且全世界独此一分!

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弄个这个奇葩的军衔呢?这就要我们来回顾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了!

先来看下上图,国民党陆军军衔,其实,各国的军衔制度都大同小异,国军时期的军衔也不例外。

当时,国军把军衔等级定为6等18级:

6等即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6个等级;

18级即把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

校官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

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准尉1级;

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下面都很正常,只有上面上将还专门的分成了三种正式级别,其实还有一种,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中将加上将衔没有在表中体现出来!为啥上将军衔要改一下呢?

因为20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国军授予军衔太过随意,所以导致上将泛滥、烂大街,只要有点战功动不动就要授上将军衔,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1935年进行了改革,严格控制上将数量!

而改革后的“特级上将”是专为蒋介石设置的,体现了蒋介石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过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1935年3月31日,国民党政府授予了蒋介石“特级上将”军衔,以后又授予了冯玉祥等一批人一级上将军衔。当时的二级上将相当于现在的上将,一级上将相当于大将或元帅。

一级上将,1935年授予了9人;二级上将,1935年授予了20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将加上将属于准上将,有着上将的名号,但还未达到上将的层次。

国军对上将数量的控制非常严格,一直限定在30人,只有上将之位出现空缺(阵亡、退休、裁撤),中将才能晋升,而晋升人选会从准上将(中将加上将)中选拔。

后面不管你多优秀,战功多显赫,只要前面上将没有空缺,后面人是永远没机会的,算是论资排辈!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民国时期的军衔等级全解:其中有一军衔,世界独一份!(国民党军衔)

Like (0)
Previous 2024年9月23日 上午11:24
Next 2024年9月23日 上午11: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