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隔江犹唱后庭花gl)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隔江犹唱后庭花gl)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有名的《夜泊秦淮》中的最后一句。 整首诗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隔江犹唱后庭花gl)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有名的《夜泊秦淮》中的最后一句。

整首诗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指的是《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所做。

是歌曲,是被用来唱的: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首歌,写的是陈后主赞美他的的嫔妃娇羞媚态,堪与鲜花比美竞妍,但又充满了哀怨、不舍的靡丽之音,哪有一点帝王之豪气,难怪他会亡国,遭后人耻笑。

陈叔宝继位之时,正值隋文帝开国之初。文帝有削平四海之志,于是隋朝之群臣,争劝隋文帝伐陈。

南陈朝已是危在旦夕,可陈叔宝却深居临春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问国事。

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天天和他的妃嫔们群集在一起,饮酒、做诗、听曲,在所做之词中选那些艳词,谱上新曲,由歌女们弹唱。

《玉树后庭花》就是其中之一。

以后,“后庭花,”就成为了有名的亡国之音。

杜牧生于晚唐,家族显赫,他的祖父杜佑官至宰相。

对于自己的家族,杜牧也一直有优越感,他曾写诗夸耀家中的万卷藏书,可见他很珍视这种家学传统,他自己从小饱读诗书。

可是在他降生的那个年代,“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唐朝廷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宦官专权,贫富不均加剧。

祖父去世后,他目睹了杜氏一门的日渐败落,再无法依靠家族的世袭庇荫,只有靠自己。

尽管他精通诗赋古文,谈兵论政也颇有见地。可是,却生不逢时,空有满腔爱国之志,却报国无门。

因为当时的唐王朝,上行下效,纵情声色,狎妓轻狂之举,蔚然成风。

就连诗人自己也是“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秦淮时。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地段,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饮酒享乐的场所。

就连胸怀大志的诗人也常到这种娱乐场所,可见身不由己。

在船上,听见对面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歌声哀伤,心里不是滋味。

因为此时的唐朝,早已过了鼎盛时代,敏感的诗人已经感到了国家的危机四伏。

国家已是如此,你们还在这里唱“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唉……

在他的眼前,隋兵当年陈师江北的情形犹在眼前,一江之隔的南陈朝危在旦夕,陈后主们依然终日寻欢,谎言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历历在目。

所以,触景生情,写下来这首《夜泊秦淮》,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此诗有三恨:一恨商女不知此曲的来历,二恨陈后主的昏庸无能,三恨那些不知吸取教训,仍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担心及深深的无奈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是诗酒风流,纵情声色;一方面却是心怀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却又报国无门。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诗人也只能如此了。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隔江犹唱后庭花gl)

Like (0)
Previous 2025年2月24日 下午2:31
Next 2025年2月24日 下午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