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与姜昆到底有没有个人恩怨(郭德纲与姜昆)

郭德纲与姜昆到底有没有个人恩怨(郭德纲与姜昆) 姜昆与郭德纲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媒体当作话题炒作的不可开交,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其根本,小编认为是在于他们之间,生长生活的年代不同,社会感受

郭德纲与姜昆到底有没有个人恩怨(郭德纲与姜昆)

姜昆与郭德纲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媒体当作话题炒作的不可开交,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其根本,小编认为是在于他们之间,生长生活的年代不同,社会感受不同,发展环境引致观点不同,实际上能有多大仇多大怨,就是个争夺自己生存空间的事儿么,闹得如此这般,有失形象。

联想到一次电视采访郭德纲,他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我打5岁开始学评书,8岁开始学唱戏,唱了十多年的戏,在琉璃厂书馆儿里说了十多年的书,在小剧场里坚持说了20年的相声,我这个艺术的功底,……”。这俨然就是一位老艺术家的范儿啊。其实在没有于谦加入时期郭德纲的相声也一般,只是找到绝佳捧哏后的突飞猛进,于谦是老郭千万不能丢的角色啊。其实郭德纲最成功的就是和于谦两个人的关系,和则兴,分则亡,老一辈最重要的训诫,搭档是一辈子的。曾记得在剧场里的一些创业期的段子,郭德纲现在根本不说了,那些老段子估计是不会拿出来演了,尘封箱底了,毕竟这个阶段已经不需要靠那种方式去吸引受众群体了。

很多钢丝说姜昆不懂传统相声,连个灌口都不会,还算得上说相声的么。其实姜昆会不会灌口都无所谓,也没必要把姜昆妖魔化,毕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讽刺意味很浓的相声名段中《电梯奇遇》、《小偷公司》《虎口脱险》也深受广大观众的追捧,只是之后没有那么好的创作水准,也是身兼数职后姜昆的相声事业逐步边缘化了,毕竟很多相声之外的工作更加吸引人。

李文华当年把姜昆捧出来了。

唐杰忠接班花了大功夫才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可是在唐杰忠退休后姜昆的相声事业也就到站了,新搭档戴志诚压根儿捧不动,这也说明捧哏的重要性。

两位现在算得上中国相声界的两股势力,嘴仗打个没完实际真是没啥意思。

年龄

一位年近七十,一位年近五十,年龄上本身就存在新老交替的问题。

辈分

两人都是侯宝林的徒孙辈。

姜昆的师父是马季,马季的师父是侯宝林。

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亲是侯宝林(父子传承),侯耀文的师父是赵佩茹先生。

姜昆人家肯定是侯宝林的徒孙,这个是正统传承。郭德纲是侯宝林儿子的徒弟,也算是徒孙。尽管在时间轴上感觉他们不是一个辈分,但二人确实在一个辈分。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中国最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世纪相声大师,语言大师。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相声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声代表作有《戏剧杂谈》、《醉酒》等。

二人的恩怨由来已久,但并不是私人恩怨,只是在所谓的艺术造诣上见解不同,同为侯门,在技艺传承上还是有几分相近。

成就

姜昆在宜兴建立了一座投资在一个亿以上的姜昆笑剧场。

姜昆在奠基仪式上表示,要建中国相声界的黄埔军校。邀请很多相声老艺人都在授课行列中。

商演郭德纲确实是成功的典范。

德云社师徒父子北京站的演出是满坑满谷,郭德纲也发照片晒出了当时的盛况,全场观众爆满座无虚席,场面壮观,这是中国相声界唯一能做到如此规模的人,包括海外商演的成功,确实是中国其他相声演员、团体望尘莫及的。

观点

就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两种不同的相声形式,才会碰撞出如此犀利的火花。

曾经像师胜杰与马志明这样的老相声艺人,在相声圈子里面对姜昆与郭德纲的时候选择了中立。大家都明白,他们并不是害怕得罪了谁,而是不忍心去伤害。因为他们会明白,姜昆与郭德纲之间的矛盾,是时代的产物,而非人力可以改变或束缚的。本来是给听众欢乐的人却抓着彼此的小辫子不放,有失大家风范啊。或许姜昆也应该不聊“三俗”了,郭德纲也应该停停了。

事因

姜昆和郭德纲的骂战源于2011年9月底,姜昆讲座时指出郭德纲“这个人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问题,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一向上风点郭德纲哪容得下被批评,随后郭德纲发微博反击: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观棋不语真君子,大人何必小鸡肠。你且扬威修栈道,我自低言度陈仓。堪叹人生终有老,莫叫无才笑江郎。并号召徒子徒孙发起了猛烈攻击,这场骂战骂了几天才消停。

此后姜昆助理对姜昆的言论进行了否认,称并不是指向性。时隔半月,姜昆在一场座谈会上再次指称不少人追捧下三滥的恶俗艺术,不少网友认为姜昆讽刺的就是郭德纲。

一个北大教授的判断

面对姜昆和郭德纲的骂战,北大教授孔庆东力挺郭德纲。并狠批姜昆:艺术上狗屁不是应向郭德纲道歉。孔庆东评论姜昆的视频在网上当年传播的沸沸扬扬,语言激烈无修饰,说是一位北大教授的评判或许有些不信。孔庆东把把郭德纲说成民族英雄,这实在欠缺考量,太偏激了。

此后更让人尴尬的是,某网站针对姜昆和郭德纲的骂战进行了投票,96%网友支持郭德纲,骂战之后姜昆里外不是人。

郭德纲与姜昆的隔空嘴仗,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相声是雅还是俗”的大讨论,连大导演冯小刚都站出来力挺郭德纲。某门户网站就此进行了一个“支持郭德纲还是姜昆”的投票活动,有将近87万名网友参与投票,郭德纲的支持率达到近96%,支持姜昆的只有35人,这结果真的出乎意料。(此处有冯小刚导演力挺郭德纲)

功底

这两个人一直是经常热搜霸屏的存在,简直就可以组CP了。有网友甚至戏谑地称这俩人相爱相杀许多年,却互相忘不了对方,无法相忘于江湖岂不是高手之间的寂寞与孤独。

郭德纲和姜昆这两位相声演员,到底谁的相声功底更深呢?

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做到了相声的基本功能,而很多新相声就没有做到,他说的三国的文化含量就很高。当然也不乏很多是即兴调侃,没什么养分的相声,但这并不影响大局,听来只当是休闲消遣了。当今社会,商演成功或许是很多人评判此人艺术造诣的一个标准,商演这点来说确实是有功底。

郭德纲也有成为大师的潜质,但是锋芒毕露还是让他少了些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他的师爷侯宝林对传统相声精心打造,同时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还在当时改良台风,这才把相声搬到了大雅之堂,成为了建国后少有的相声大师。心态平和更加有时间有精力的去创作收集整理相声,这不得不说在没有额外应酬的年代才是艺术发展的好时候,不用终日为了莫须有的名头去追逐,省去了骂战省去了烦恼。

但是郭德纲没必要一直扮成所谓的非主流,把而姜昆强加上了主流的名头。姜昆曾经也没有凭自己是曲协主席的身份去打压谁,只是作为曲协主席,有相声的条框规定,有责任更有义务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确性,发现有偏差了,无论是谁,出来说几句他份内应该说的话,这话战实际上真可以停止了!

媒体经常报道郭德纲和德云社的消息,但不是评论郭的表演艺术,而主力是渲染郭德纲与主流相声界的矛盾。本身媒体就喜欢制造矛盾,有些更喜欢挑事,煽动网友。实际郭德纲现在都已功成名就,该主演的影视剧演了,该主持的综艺主持了,该巡演的相声世界转了,京剧名家也拜了,何不静心做点深入的做些对艺术、对社会的贡献呢。

姜昆么,只能说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曲艺成功人士,如果说姜昆的相声水平按当下来讲,是不如郭德纲。但是姜昆出道说相声的确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也为自己创造了相声界的辉煌。姜昆学没学过太平歌词咱还真不知道,但不见得会唱太平歌词才是说相声的,不会唱太平歌词未必不是说相声的。

之前看到的评论说“姜昆竟然连《八扇屏》、《报菜名》都不会背”,“姜昆把《八扇屏》里面的一小段给背了下来,没有在台上出洋相,但是这也够让人着急了点。”

这点上来看评论有失公正,难道姜昆表演传统的《八扇屏》那就是背而不是表演,仿佛语文老师在监督让学生背课文一样,真是没有这个必要这样评判,都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都会涉猎一些,只是多与少的问题,大可不必把这类见解发挥到极致。

姜昆的功底实际也不用多讲,经过80、90、2000年的人心里都很清楚,只是时代的变化欣赏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大众口味而已。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郭德纲与姜昆到底有没有个人恩怨(郭德纲与姜昆)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1月7日 下午3:33
Next 2024年11月7日 下午3: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