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司马徽说了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夸赞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学堪称颠绝,被世人称之为三国时期的最牛的二人。诸葛亮在二十七岁时出山,帮助刘备站稳了脚跟,博望坡之战是诸葛亮出山第一战,之后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而庞统是凤雏,是刘备入川的重要人物,但是却鲜有人知,另外两人的名号更加厉害,一人是周瑜号幼麟,一人是司马懿号冢虎,他们两人一人更是夺得天下!
大家对于周瑜的了解大多是来自《三国演义》但是小说之中大多数都是虚构的,周瑜的心胸也绝非小说中所写的那么狭窄。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英俊挺拔,风度不凡,而且从小志向远大,好学有德,胸襟开阔。更是自幼精通音乐,即使酒醉时,也能听出演奏者的错误,因此有谚语:“曲有误,周郎顾。”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周瑜一面关注当时形势的变化,期待着有朝一日辅佐贤明人物建立大业,实现天下统一。
中平六年,周瑜渡江前往江东投奔了孙策。在孙策临终之前,命周瑜掌管军事和行政事务。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主持军政大事,辅助孙权。周瑜对孙权全力支持,奉之为君上,礼节周全谨慎。他的这一态度使其他的人便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最为人知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其实只在最开始露了一小脸,那就是充当刘备的说客,游说孙权联合对曹作战。而在当时东吴谋臣被曹军号称80万的声势吓坏了,主张议和,孙权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是在听了周瑜的分析之后一致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
他作战的方法也会变化无穷。因此,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能胜利而不会有危险;知道天时和地利,那就能完全取得胜利了。周瑜短暂的人生,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为辅佐孙策、孙权,建立和巩固东吴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最终却死于非命。
而另一人司马懿与周瑜是完全不同的人,纵观司马懿一生,可以归纳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智慧和隐忍显得格外突出。司马懿在辅助曹操之时因曹操的多疑始终得不到重用,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表现司马懿独到的观察力,在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吓得曹操准备迁都,司马懿看出孙刘已失和,于是建议联系孙权起兵攻打关羽,果然成功,可见其谋略与远见!
在曹丕上位后,司马懿看出其想称帝之心,谏言其一边逼迫汉献帝退位,一边上表谦辞,以绝天下议论。曹丕临死时封其为顾命大臣,曹睿即位后一时之间司马懿成了魏国军权最大的将领。随后马谡利用曹睿的猜忌和众臣的排挤使反间计让司马懿被解除兵权,但此时闲赋在家的司马懿并非什么都不做了,时刻关注前线战事,暗自培养心腹以图东山再起。
曹睿死后,八岁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的矛盾已公开化,第一次‘战役’曹爽获得了胜利,司马懿官职明升暗降当了太傅,善于隐忍的他干脆以自己年老体弱为由谢病不朝。当时的司马懿已经快70岁了,是时候颐养天年了,但是作为一个野心家他并不满足,成功麻痹了曹爽。之后在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最终司马家族夺得天下!
司马懿就下令将曹爽等夷三族,进行大赦,仅仅用了13天,权倾一时的曹爽集团就灰飞烟灭,足显司马氏手段之谲辣老到,随着最具威胁政敌的消灭,司马懿的太傅府成为政权实际的控制中心,“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其取曹魏而代之,就是时间问题了。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